1931年9月18日,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。日本关东军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,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·一八事变。一夜间,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,沦于敌手。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数十载中过上了饱受凌辱的亡国生活。国耻给每一个中国儿女的心灵灌注了铅一般沉重的忧愁与哀伤。也许有人会问,历史已成过往,为何新时代的我们仍要勿忘国耻?不忘国耻究竟有怎样深远的意义?
高三15班护旗方队
旗手:费炜轩;护旗手:陈祥昊、孙文涛
张景博同学在国旗下作主题为《此身为盾 感味平生》的发言。
尊敬的老师们,亲爱的同学们:大家好。
今早,我打开窗户,迎接今天的第一缕风,风里是舍管师傅洪亮的声音。走出宿舍楼,开始新一天的学习。桌上的日历再度撕去一页——9月19日,一个普通的周一。
但是,真的普通吗?
昨天是2022年9月18日,九一八事变91周年。后天,9月21日,国际和平日。处在这样一个奇异的时间罅隙之中,历史赋予了今天不同的意义。转身回望,我们能从书上读到历史的阴霾与烟尘;颔首俯瞰,我们就到看到今日的阳光与微风;缦立远视,我们也能看到未来的霞光与薄雾。此刻,过去与未来形成鲜明的对比。从战争的残酷之中,我们发现了一个与之对立的概念——和平。所谓发现,有着两重含义,一是发现尚未发现的,二是发觉一贯忽视的。今天,我们所经历的显然是后者。
米兰昆德拉在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中如是言道:“人们并不会在意遥远非洲部落的一场屠杀,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在落日的余晖里,也只能留下怀旧的味道。”人们总是倾向于给自己打上“战争不会重来”的思想壁障,在这样一种思维下,无论主观上觉得自己多么珍爱和平,实际上都已使和平在演变意义上有所缺失。战争,如果仅仅是一纸空文,和平自然也会成为了一种普通的生活状态,一个苍白的概念。
但是,和平毕竟是先辈们为我们铺好的彩虹。彩虹之下,是血与泪的悲怆。在时序的洪流里,我们可以做到的是铭记,是敬畏,是传承我们这个民族所一贯拥有的危局意识。
跳出时间的主轴,在广大的空间里俯瞰战争与和平,我们或许会有更深的体会。俄乌战争,这或许是离我们最近的一场被冠以战争之名的国际冲突。或许,没有令人发指的死伤人数。但其远距离的精准导弹、近距离的穿山炮弹加持之下,那种黑云压城的紧张态势,以及战争背后无视生命的冷血博弈,也已足够令人胆寒。当今世界,和平并不是一副完整的拼图。我们在希冀和平的同时,也应当看到角落的阴暗。在心中同时存有这两个对立概念时,我们才能更好、更深入了解和平,珍爱和平。
心中存有战争的概念并不代表着要随时而战,那是一种将战争儿戏化的行为。不久前,美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,在网络平台上引发轩然大波。许多水友叫嚣着把佩洛西打下来,更有甚者大力鼓吹中美开战。虽然这些人所谓的爱国尚且值得肯定。但是,他们将战争儿戏化的倾向,也是不够珍视和平的一种表现。战争是人类文明的灾难,恣意开战只会有更多的血与泪。更加理性地看待时局,更好的发展自己,才能更好地守护和平,才是对和平更好的珍视。
现在,再看看日历上的数字,你或许还觉得普通,也许不是。生活毕竟还在继续,清澈的风里不会有战场的尘烟,就这一点来看,今天的意义也不过是日期的交叠。但我想说的是,作为南菁学子,吾辈应更深体会和平的意义所在。发奋自强,追逐理想,忠恕勤俭,保家卫国,将此身铸为捍卫和平的坚盾。珍爱和平,珍惜生活,居安思危,把握当下,这应当成为我们南方菁华的思维习惯。我们并肩而行,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里,用最虔诚的姿态感味人生。
我是来自高三15班的张景博。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“此身为盾,感味平生”。
九·一八事变时刻提醒我们,现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繁荣昌盛,其根基是建立在中华儿女“寄意寒星荃不察,我以我血荐轩辕”的踔厉奋进上的,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人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艰苦付出上的。九·一八事变时刻提醒我们,中华大地上的和平是多么的来之不易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使我们认识和平的珍贵。如今,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,但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。昭昭前世,惕惕后人;永矢弗谖,祈愿和平。